投稿QQ: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

主管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国际刊号:2095-3437

国内刊号:45-1387/G4

邮发代号:48-21

出版地方:广西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发行周期:半月刊

创刊时间:2012年

期刊开本:A4

见刊时间:1个月内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收录简摘 >> 正文

花卉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9日 浏览:392次

作者:贺丹 雷雅凯
摘    要: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花卉学教学中存在信息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三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可以提出花卉学的教学改革方案, 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改革、理论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包括注重学科间的联系, 调整教学重点;多种教学手段应用, 进行现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生产实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 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花卉学;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花卉学课程是园林、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构建园林、园艺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门骨干课程, 也是开设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苗圃学等课程前必修的先期课程。花卉学课程的研究范围较广, 包括花卉的分类、生长生态习性、栽培管理及养护、园林应用等方面。通过花卉学课程的教学, 学生充分掌握园林花卉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花卉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1]近年来,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本课题组对花卉学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花卉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与花卉生产实践发展不同步
    近年来,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迅速。作为园林专业基础课的花卉学课程, 部分教材编写时间较早, 很多内容更新不足, 缺乏一些花卉产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花卉学教材中花卉的栽培和繁殖内容占有较大的比例, 花卉的园林应用、花卉产业发展、花文化及花卉欣赏方面的知识较少, 因此学生掌握的花卉学专业知识也就不够系统和完善。

(二) 教学方法单一
    花卉学的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缺陷, 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感观性, 更加生动直观。但是多媒体教学同样存在了一些弊端, 一些学生反映上课时多媒体课件信息量过大会造成记录时间短, 理解时间较少。因此, 教学课堂上学生们都忙于记录笔记, 没有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2]另外多媒体课件内容主要为文字和图片, 虽然比传统的板书更为形象, 但是制作形式较为单一。

(三)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花卉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花卉学中的实践环节包括花卉识别、花卉繁殖、花卉栽培、花卉应用等环节。[3]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4]主要存在问题有:第一, 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单一。目前花卉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多为花卉的识别, 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经验丰富的, 实践技能高的教师指导学生。第三,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该学科实践教学多集中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的一周之内。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 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思考和理解。

二、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
(一) 调整教学方案
    针对于教材落后, 以及专业发展的需求, 对花卉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首先将花卉学教材中占有较大内容比例的花卉的栽培和繁殖章节进行了缩减, 增加花卉应用及花卉产业方面的内容, 从而确定了理论———栽培———应用三大板块的内容格局。理论学习是花卉学课程的基础, 具备了系统的理论知识, 才能深入学习和更好的发展。[5]园林专业的课程较多, 课程体系间联系密切, 花卉学的部分教学内容可能与其他课程有所重复。这就要求园林花卉学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 注重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 避免重复。[6]通过教研组的讨论研究, 将花卉学与苗圃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等课程相结合。例如, “花卉的繁殖”一章中的无性繁殖方式, 这一部分内容在苗圃学中已经详细介绍过, 在花卉学中可以缩短课时, 简单介绍, 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苗圃学学过的内容。“花卉的应用”这一章节可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紧密结合。而梅花、杜鹃、山茶、桂花等木本花卉内容在园林树木课程中会有详细讲解, 花卉室内装饰应用部分是插花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花卉学实践课安排也由原来的集中授课, 改为整个学期的授课, 根据季节的变化, 制订相应的实践课内容。将实践课的内容与花卉学栽培理论内容充分结合。例如, 4月份可以进行一年生花卉的播种实验, 5月份可以进行花卉的嫩枝扦插繁殖, 学习完播种繁殖之后, 进行采种实验, 选取已经开花结实的植物进行种子的收集处理。通过以上这些措施, 合理调整花卉学的授课内容和知识点, 避免了课程有时相互重复和脱节的现象, 同时又突出了难点和重点。

(二) 多种教学手段
    目前花卉学教学基本上都采用多媒体教学, 但是多媒体教学存在信息量过大, 内容相对单一等问题。因此,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 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同时, 多媒体课件应跳出传统的文字为主的模式, 增加大量图片和视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提问、演示及讨论。例如在讲完花卉的分类之后, 让学生总结各类花卉之间的异同点, 并能够对校园的花卉进行分类。花卉与众多人文地理知识、诗词、典故等密切相关, 在教学过程中引用诗词或典故, 特别是很多花卉名字的来源的小典故, 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 讲解鸡冠花时, 读诗“秋光及物眼犹迷, 著叶婆娑拟碧鸡。精彩十分佯欲动, 五更只欠一声啼”, 让学生猜出是鸡冠花。在每一章结束的时候, 选取一个讨论专题, 作为该章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 要求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完成。上课时老师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讨论, 并对整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花卉学教学还应走出课堂, 进行现场教学。学习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内容后, 可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进行分析调查, 记录校园里花卉的生长情况, 选取几种花卉与学生探讨其生长发育情况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学习一些设施、栽培、繁殖等教学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在大棚、温室、田间进行讲解。例如, 对于花卉栽培设施中应用较多的温室知识,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类型的温室, 给学生详细讲解不同温室的构造及主要应用。通过各种现场教学手段,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式较为直观,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能够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消化和理解。

(三) 加强实践教学
    花卉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生产实践和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给学生布置草花栽培的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学期初每位学生领取一个穴盘, 进行一年生花卉的播种实践, 然后进行移栽上盆, 等到苗子长势稳定后移栽到实习基地继续进行养护管理, 一直到花卉开花、结实为止, 该生产实践基本上贯穿整个学期, 要求学生从配土、播种、上盆、换盆、栽培和养护管理到收获的全过程全部自己完成。学期结束前, 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花卉生长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老师进行点评, 并以此做为实践成绩的一部分。和课程学习内容相对应, 结合生产实践的时间, 5月初安排花卉的扦插、嫁接繁殖实践, 选取合适的插条和接穗, 要求学生在实践基地进行详细操作并定期管理, 最后进行成活率的统计和分析。学习完种子繁殖章节后, 进行采种, 要求每个学生收集3-5种不同的种子, 并且按照每种种子的特点完成种子的清洗、干燥、储存等作业。

    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校内的教学实践和校外的教学实践。校内的教学实践主要培养学生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校外的教学实践以参观、观摩为主, 主要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主。可安排学生到大型花卉生产企业学习先进的花卉生产技术、花卉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花卉在园林上的应用以及花卉产业的动态及发展趋势, 同时聘请当地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传授生产实践技术, 假期鼓励学生到花卉企业实习。结合当地花卉产业情况进行实践学习, 如河南地区在4月中下旬带领学生到洛阳参观牡丹, 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应用、花文化以及牡丹产业化的相关知识;9月可到开封进行菊花相关内容的学习;12月可到鄢陵学习腊梅相关的产业知识。另外, 学校和郑州植物园、绿博园等相关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 学生可定期到这些地方进行学习, 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

三、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理论教学的改革,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并且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走, 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 调动了课堂气氛, 课间也有学生继续提问, 和老师探讨相关知识。课件的改革及教学方式的转变,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加强, 成绩也有了提高。

    通过实践改革, 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学生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等一系列花卉栽培实践, 能够自己分析花卉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然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去解决问题, 从而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注释
1袁龙义, 费永俊.《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 :267-269.
2刘会超, 姚连芳, 王少平, 等.农林本科院校《花卉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9 (5) :100-101.
3薛梅.园林专业“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 :96-98.
4孟艳琼, 束庆龙, 汪天, 等.“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 2008 (1) :73-75.
5陆万香.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 :245-248.
6史宝胜, 刘冬云, 肖建忠, 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0 (3) :374-376, 382.

上一篇: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课程教学实践 (2018-10-09)

下一篇:浅谈医学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2018-10-09)

版权所有 【大学教育杂志社】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8 www.dxjyzzs.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邮箱: 备案编号:冀ICP备180328128号-1号 您是第 593751 位访问者

本站所有文字及图片文责自负,并均受版权法保护,仅供学术交流与参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