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发表时间:2018年9月30日 浏览:603次
作者:吴蓉娟 魏以立 赫爽
摘 要:目前中国存在市场营销人才短缺的现象, 但同时又有大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相脱节是新形势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时应注重教学质量, 转变教学理念, 推行素质教育, 实施校企合作, 提高实践能力等, 以此培养社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
关键词:新形势;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
市场营销专业近两年来连续成为上海市教委预警专业,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毕业生签约率偏低。也就是培养出的学生人数多于社会实际需求, 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但这并不等于这些行业不需要人才, 2013年全国各地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市场营销人员需求排名第一, 并预计2014年市场营销行业在中国的就业仍呈增长趋势。目前中国存在市场营销人才缺乏, 尤其是高端市场营销人才缺乏的现象, 但同时又有大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 不难看出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学校教育与学生就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怎样使高等院校市场营销的教学与社会及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相对接, 是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所需考虑的问题。本文从新形势下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入手, 分析了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使高校教育与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相对接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新形势下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
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是企业的发展, 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目前社会及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熟悉新媒体与互联网营销
随着各行各业都在经历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变革, 企业对新媒体领域的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很大, 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试图通过在线的市场营销策略发布新产品, 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等。这就要求将来培养的营销人员必须对各种新媒体和互联网营销非常熟悉。[1]
(二) 有责任心, 较强的应变能力
由于市场变化很快, 而新领域的竞争对手更多, 受众也更加挑剔, 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能实时保持信息更新, 能及时而正确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这就要求营销人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营销人员需要不断地改变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1]
(三) 好奇心和学习能力
作为一名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对新事物有好奇心, 愿意研究、吸收新知识。市场营销人员需要不断地了解、分析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 这使得市场营销人员需要不断地面对新领域新事物, 而这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只有保持一颗好奇心, 并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四) 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所有的职业来说基本上都是必备的, 但是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尤为重要。[2]市场部的工作需要与企业内外部进行沟通与合作。其次, 营销人员还要具备比较强的文字沟通能力, 因为营销人员需要向公司提交很多文字性的东西。因此,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市场营销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目前高校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 重科研轻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开始对教学有所重视, 但由于教师的职称评定、各种项目经费的申请、学校的声誉等都直接与科研相挂钩, 所以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本人都应更加地重视科研, 而对教学的轻视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 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高校首先需要抓教学质量。
(二) 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校的教育仍然受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 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仍然以“一言堂”、“满堂灌”为主, 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是否记住并能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学只注重结果, 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 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 实践能力弱,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高校的市场营销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 对于新媒体的营销类课程设置不够, 且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更新速度很慢。
三、高校教育中的改善措施
高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时,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适应和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根本,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的高低。因此, 高校应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比如英国的萨里大学, 该校一直非常注重教学质量的把关, 并且很多教师都是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学校认为这样才能够确保学校的课程符合雇主对受过良好教育、掌握良好技能和积极上进的人才的要求,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在入职后很快适应岗位, 为公司做出贡献。因此, 萨里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位居全英第一。
(二) 转变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推行素质教育
许多年来, 高校教育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能力的培养, 重视知识获取的结果而非过程。因此, 高校应全方位实施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 推行素质教育,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高校应注重启发式、参与式与案例教学。首先, 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启发式教学, 提倡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好奇心的目的。其次, 教学中应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管理者、接受咨询者, 是顾问, 是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询问者、探索者和求知者。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最后, 建议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多应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 将生活实例引入学习之中“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通过案例教学, 可以使学生对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商务谈判技巧、广告制作、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专业知识有一个接受、理解、消化的过程, 不仅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企业营销活动, 还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 实施校企合作, 提高实践能力
营销人才在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尤为重要。高校应主动联系企业, 在企业设立实习项目, 为学生实习实践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在学生接受一定的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后, 参加企业实习, 这使得学生可以参与和了解整个市场营销的工作流程, 积累经验, 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综合能力。目前很多国外的高校都是这样安排的, 比如英国的萨里大学是英国就业率最高的大学之一,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校与企业有非常强大的关系网。英国的大学本科为三年制, 但在萨里大学就读的本科生可以选择读四年, 第四年学校就把学生安排到与其有联系的企业实习, 通过这种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有很多学生毕业以后, 直接就留在了企业工作。
(四) 增设并细化新媒体营销类课程
目前高校对于新媒体类的课程较少, 应增设并细化新媒体营销类课程。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 由于新媒体类营销课程要求及时地更新知识, 这就要求教材最多用5年就必须重新编写。在教材的选择上必须选用这一领域最权威的教材。另外,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实用性。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则, 传统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面对今天的社会需求时显得愈发无力, 因此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没有一个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问题, 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道路上没有终点, 高校只有从社会需求出发, 不断完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员。
注释
1林若茹 (CBN实习记者) .Marketing的新机会[J].第一财经周刊, 2014.
2董志胜.浅析市场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J].经济管理者, 2010.
3荆娴, 郑亚娟.中美经济与管理学教育比较与启示[J].经济问题,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