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应用型高校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借鉴
发表时间:2018年9月20日 浏览:395次
作者:张锋辉 刘仁金 符茂胜 宗瑜
摘 要:爱尔兰应用型高等教育以其优良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培养模式而著称, 其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被世界各国接受, 特别是培养出的大量通信电子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是推动本国电子类产业成为本国支柱产业的重要力量。对爱尔兰应用型高校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主要从课程结构及组成、工程实践体系、课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出其课程体系的特色, 为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爱尔兰; 课程体系; 工程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校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积极发展应用型教育, 培养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构。[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 它决定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 研究课程体系特别是国外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对我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爱尔兰应用型高等教育以其优良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培养模式而著称, 其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被世界各国接受, 特别是培养出的大量通信电子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是推动本国电子类产业成为本国支柱产业的重要力量。[2]为此笔者对爱尔兰应用型高校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 主要从课程结构及组成、工程实践体系、课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出其课程体系的特色, 为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借鉴。
一、爱尔兰应用型高校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一) 课程体系层次之间关系的研究
应用型高校电子通信类专业具有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在爱尔兰学历共包含专科、本科、荣誉学士、硕士、博士五种层次, 而专科、本科、荣誉学士三种学历层次的课程体系融为一体, 在同一个课程体系中前两年的教育为专科, 前三年的教育为本科, 四年的学习结束后会获得荣誉学士的学位, 在修满相应学历的学分后可以申请下一层次的教育或直接就业, 学校则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其能否继续攻读下一个层次的教育。该类专业课程体系如图一所示, 为了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高校电子通信类专业都采用了该类型的课程体系。
大一、大二主要是设置一些数学、电子通信类基础课程和工程实践基础课程, 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工程师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大三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能力;大四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某一方面电子电路的研发能力。
(二) 课程之间关系的研究
如图一所示:爱尔兰应用型高校电子类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三个系列, 分别是数学类课程、电子通信类相关课程、工程实践课程。同一层次之间的课程相互支撑, 数学类课程为相应层次电子通信类课程提供支撑, 电子通信类课程为工程实践类课程提供支撑, 各个层次之间的课程联系紧密。课程层次之间呈线性排列, 上一层次为下一层次的课程提供了基础, 上一层次的数学为下一层次的数学提供基础, 下一层次的工程实践是上一层次的扩大和深化。
(三) 具有特色鲜明的工程实践课程
工程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直接的途径, 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3]爱尔兰应用型高校通信电子类专业主要以工程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该类课程具有较高的学分和学时, 学时约占大学总学时的1/5, 所占学分也较高。该类课程培养目标明确、结构清晰,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不同学历层次有不同的工程课程。大二的工程课程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技能, 并能够设计基本的电子通信电路。大三的工程课程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设计电子通信电路。大四的工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能够就现有产品进行改进等。对工程实践的培养逐步深入。如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工程课程体系如图二所示。所有工程课程的内容都围绕测控、通信、微电路、软件四个方向进行, 分别对应四个系列的理论课程, 这些工程课程是理论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也是当年所学理论课程的落脚点。
第二, 工程课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除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主动思考能力之外, 还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由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前期的策划、人员的安排、软硬件的分工、系统的整合调试等环节, 每个人员在项目的始终都有自己的任务, 通过项目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相互沟通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 工程课程的选择以兴趣为导向。在项目开始前,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和要参与的工程, 在每个工程课程团队中每个人根据兴趣选择自己要完成的部分。这样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极大地发挥了参与的积极性。
(四) 课程设置以应用为目的
爱尔兰应用型本科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课程内容面向应用。应用型高校采用的教材多是自编教材, 这些教材以现有的技术为背景, 就具体的应用进行讲解, 在应用中详细阐述具体环节的理论知识, 并配以实验加深理解。
第二, 授课方法突出应用。在该类高校中教师多数是在公司工作了多年的工程师, 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授课过程中以具体实例展开讲解, 内容贴近实际,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程内容的认知度。
第三, 工程设计以应用为目的。在工程课程中所有的设计目的都是应用, 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要求测试该设计的稳定性、可靠性等, 加深了学生对产品开发概念的理解。
二、爱尔兰应用型高校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给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启示
(一) 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上突出应用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正在逐渐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 但是还存在理论课程多, 实践性课程少, 工程应用型课程缺乏的现象, 并且存在理论课多有一些过时的内容, 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课和实践课与工程应用结合不强等诸多问题。在对课程体系建设时应突出工程应用课程, 在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时突出应用, 在实践操作中突出工程应用, 突出工程应用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真正做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目前, 国内应用型高校也在逐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在各种项目和竞赛以及各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 但同时我们也要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 以兴趣为导向, 以学生动手能力为落脚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出优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 采用渐进式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课程体系多是模块化设计, 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等课程, 然而模块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间隔时间较长, 专业课针对性不够强。采用渐进式课程体系, 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融为一系列, 连续四年不间断, 课程难度逐步加深, 这种课程体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并且各个系列课程之间相互交叉, 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总结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是每个国家都在研究的课题, 但最终的落脚点都在课程体系建设上, 研究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 是加快和推进我国新兴应用型高校的建设的较好方法。
注释
1霍振霞.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2.
2王华, 等.爱尔兰理工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王艳春.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