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科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及自我发展途径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年7月17日 浏览:478次
作者:刘玉萍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 提高该类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 了解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 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 多方面探索提高教师素质内涵的途径, 从而推动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 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 英语教师; 素质提高; 自我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广大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更新知识结构, 与时俱进, 以应对21世纪的种种新挑战。对于地级城市新升本院校来说, 正确认识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 认真思考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内涵, 积极探索和展望未来的发展, 从而找到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升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现状
(一) 敬业精神缺失, 教育观念有待更新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有所改善, 但教师的物质待遇与社会其他行业的反差依然巨大, 付出和收获并不成正比, 这使得一些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部分外语教师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缺乏敬业精神, 缺乏竞争意识, 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 对课程改革漠不关心, 忽视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不少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理解、接受和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未能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教学能力较弱,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中难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部分教师还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在外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 课堂活动主要就是“讲解课文”和“做课文练习”。
(二) 学历和职称层次偏低, 业务素养有待提高
学历和职称是教师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办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普遍不高, 高学历、高职称师资比例较小。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校教师要不断接纳和吸收新知识和现代信息, 形成开放、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知识面窄、结构单一、知识老化等问题, 形成了教学实践中的惯性和惰性, 一本教案原封不动地用几年, 课堂教学只注重讲解课本知识, 与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 个别教师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下载教学所需的资料、制作网页和开发教学课件, 不能在网络环境下变换角色, 不能有效地组织网络教学和网络课程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都不强。
(三) 外语教学科研重视不够, 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 “科研似乎是英语专业教师的一个传统弱项, 理工科院校和地方院校教师问题尤其突出” (何其莘等2008) 。不少教师认为:外语有什么科研可做?现在教学任务这么繁重, 能够认真把课上好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容易了, 哪还有时间做科研?甚至连阅读专业书籍的时间都不多, 更不用说坚持阅读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学术期刊了。以我院为例, 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研究项目和不知道如何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英语教师占60%以上, 平均每年都能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的教师不到半数。此外, 科研环境差, 教学任务过重, 没有足够的平台和精力去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这一切都制约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二、新升本科院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 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 更应该在道德修养上成为学生的楷模, 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教育对象, 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强烈的求知欲和富有激情的梦想, 要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高级人才, 大学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一个有着渊博的语言专业知识,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热爱, 才能真正落实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高校教师更需有坚定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融入教学中,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 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相关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体现。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同时, 还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的文化知识。教师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传授其相关的文化知识, 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以提高他们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信息社会, 大学英语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外, 还应该不断补充知识的储备、扩大知识结构、转变教学理念, 努力学习本学科的最新前沿知识, 了解其他学科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等相关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并及时调整教学, 适时反馈,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三) 较强的外语科研能力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 其定位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也就是说, 高校教师不但要承担教学任务, 而且还要承担科研任务, 尤其是与本专业、本学科建设和发展关系密切的科研任务和项目。“教师即研究者 (teacher as researcher) ”正是在尊重教师作为主体的基础上的一条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在教学中碰到的疑惑、问题, 需要通过科研去探索、去分析、去研究, 从而解答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以教为本, 以研促教, 教研相长,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 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科研能力也是素质教育时代优秀外语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
三、提高教师素质、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优化发展动力来源
校方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教育导向,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抓好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增强广大英语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同时, 要创造条件激发教师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发展需求, 强化自律意识, 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就教师个人而言, 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从教价值追求是什么?从而强化内驱动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 把职业道德由认知转化为一种信念和一种自觉的行为, 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 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构建自主学习体系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卓越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说, 教师队伍面临着繁重的知识结构调整与知识更新任务。学校要从实际出发, 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和平等发展的机会, 提高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开辟多种渠道, 抓好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学习, 拓宽教师的知识面, 优化和重组知识结构和层次, 使之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教师个人而言, 更主要的是要树立继续教育和自主学习的思想理念, 自觉开展终身教育。在不脱离教学的情况下, 建立以“教师自我教育, 自我反思”为核心的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校本途径。教师既要学习深化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又要了解补充最新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知识, 并在教育教学中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从而完善自我。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充分的学习机会, 教师应该长期持续地学习与更新知识结构, 保持与时俱进。
(三) 培养教学创新精神, 提高教学科研意识
科研水平的提高是英语教师素质建设的核心之一。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的当下, 大学外语教学需要的是锐意创新的教师研究者, 而非故步自封的教书匠, 这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新升本院校要制定完备的科研扶持政策与激励机制, 花大力气营造健康向上、可持续发展的教科研氛围;要积极引导广大英语教师对教和学等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 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研讨活动, 了解相关领域目前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最新学术方向, 使英语教学和研究紧跟时代步伐。此外, 新升本科院校还要激励各年龄段教师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 善于思考, 勤于写作, 敢于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当然, 文科的研究必须经过长期的沉淀和积累, 才能具备坚实的科研基础, 获得丰硕的科研成果。教师本人更应该开启思维, 加强教学反思,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四)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提升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的提高, 需要学校加强对广大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 比如相关常用软件的学习、网络课程和课件制作的学习、快速上传和下载网络资源的学习等。同时,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外语资源整合、教学课件的制作、科研资料的收集、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等信息实践的运用, 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习惯。另外, 为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环境, 学校应提供物力、财力和人力进行学校基本的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网络教室、自主学习中心、校园网等的建设, 并在全院范围组织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比赛、教学示范和观摩等。这样, 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实践等素养才能不断提升。
(五) 实施竞争激励机制, 优化教师成长环境
将市场机制引入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中, 通过竞争和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情神, 充分发挥教师的智力资源。学校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采取优胜劣汰的人才管理,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不断优化和强化教师素质提高的良好环境。同时, 教师成长和发展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组织氛围。学校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个性, 关注教师的需要和感受, 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培养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和个人成长的条件。
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靠学校等各级部门的外部支持, 而且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提高创新科研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尤其是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 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同时, 加强自律, 不断在反思中提高, 在探索中进步, 从而踏上自觉追求卓越的职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孔云军, 许楠.浅议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专业视窗, 2009 (5) .
[2]刘芳, 夏纪梅.高校英语教师反思性培训实证研究——基于一项全国高校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现场的调查[J].外语界, 2011 (4) .
[3]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 2010 (1) .
[4]赵丽娟.跨世纪高校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5)
[5]蒋旋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职教论坛, 2006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