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QQ: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

主管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国际刊号:2095-3437

国内刊号:45-1387/G4

邮发代号:48-21

出版地方:广西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发行周期:半月刊

创刊时间:2012年

期刊开本:A4

见刊时间:1个月内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收录简摘 >> 正文

大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途径

发表时间:2018年7月16日 浏览:432次
作者:范长岭 李玉平 韩绍昌 陈石林 尹斌
摘要:实践教学的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的未来。针对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不同实践教学方式, 可以提出监控其质量的途径;介绍实际过程中的运行情况。通过全面衡量实践教学的质量, 给出改善和加强实践教学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质量; 监控途径;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实验技能的学生,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完成上述任务的重要途径。[1][2][3][4][5]准确把握实验教学的现状, 找出其薄弱环节, 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加强教学环节的训练, 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近年来, 我们围绕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实践教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包括实践技能的提升。“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进一步获得知识, 甚至创造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密不可分, 要综合、全面地发展。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湖南大学材料学科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开办的矿科、窑科和机械科, 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则成立于2000年底, 具有“老学科, 新学院”的特点。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两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两部分, 即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实验及实验课程。课程实验隶属于核心课程, 随课程开出实验课、课程设计等教学内容;实验课程则是指单独开设的, 主要以创新性、设计性及综合性为特色的实验教学课程。此外, 还有未列入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 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除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外, 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验教学监控途径。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实践过程的检查督促, 也是实践教学指导的重要内容。与通过实践教学进行人才培养一样, 实践教学过程与质量的监控方式同样具有多种形式。实践教学的监控, 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掌握, 也是对实践教学过程的了解, 是一种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在监控过程中, 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下面就我们所采取的监控途径进行逐一说明。
(一) 结果监控
    结果监控, 也就是成绩监控, 是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综合表现, 是一个具体的成绩。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成绩, 但也不唯成绩论英雄。学院目的是要培养既有较好的学习成绩, 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
    从2012年开始, 学院组织了全院本科生参加的金相大赛, 并在此基础上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2013年选拔的3名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金相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学院还获得团队优胜奖。除此之外, 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级别的大学生英语竞赛、物理竞赛、数学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道达尔”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长沙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 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4年3月, 学院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更是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充分表明, 通过锻炼, 学生已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二) 过程监控
    经过多年的实践, 作为工科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深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各级机构和实验中心也为各位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
    核心课程所属的课程实验, 任课教师都会准备详细的教学日历, 对每次实验内容进行规定, 不会随意减少实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会因为是课程实验而降低教学要求, 反而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 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实验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其重要性, 并提前做好准备, 教师将学生实验内容的预习情况纳入考核, 每次上课前, 任课教师都会对预习情况进行提问, 并做好记录, 作为预习部分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会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行记录, 确保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真正的实验环节锻炼, 而不是仅仅得到一个最终的总成绩。
    实习环节的监控相当重要。不论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还是毕业实习, 带队教师都制订了明确的实习目的和计划安排。实习开始前, 教师都会把实习单位的相关资料发给学生, 让学生提前掌握实习的基本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 带着问题去实习。对于时间较长的生产和毕业实习, 学生以顶岗实习或跟班劳动的方式, 深入生产一线, 掌握现有的生产流程。从具体的操作中, 获得真正的工程体验, 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期间, 还通过向实习单位有关人员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等情况。在实习过程中, 每位学生都要做好实习记录、实习鉴定, 书写实习感想和心得, 最后参加学院组织的实习答辩。同时汇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 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实习成绩。
    毕业论文 (设计) 则是学生动手能力的集中培养, 其分散性更强。除了指导教师的评价外, 学院和学校还加强了过程监督, 在毕业论文环节开始前, 指导教师确定的选题经学院审核通过后下达任务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任务书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开展实验工作。在学期的中间, 学院还组织中期检查, 对学生前阶段的实验工作进行检查, 督促后续的实验工作。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则要求学生将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形成规范的论文, 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 让每个学生都走到讲台前讲述自己的工作, 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提问。
通过过程监控的实施, 学生在每个实践环节都得到锻炼, 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 学科竞赛监控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全面启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鼓励结合专业特点, 跨学科、跨专业参加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 增强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院从2012年开始, 就在全院范围内组织金相大赛。2013年学院第二届金相大赛就有51人积极报名参赛, 经过竞赛评比, 有4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然后, 学院在暑假期间, 安排有关教师带领获奖的15位同学进行集中训练, 再选拔成绩优秀的同学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通过实践教学的锻炼,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在, 全院已形成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来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氛围。学生通过实践教学, 基本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证实自己后, 他们会更加珍惜后续的实践环节的学习, 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四) 毕业后工作监控
    大学教育培养的是能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人才, 无论毕业后是直接就业, 还是继续深造, 在未来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能力和表现才是衡量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 推动后续的教学改革, 我们定期向用人单位或就读学校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原来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而对实践教学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以促进实践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进行改革。
    调查发现, 近年来, 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 在学习、论文的实验过程中, 大多数都能迅速适应要求, 开展实验工作。有的顺利完成硕士学位, 有的由于学业优秀, 直接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还有的获得国家资助成为公派出国研究生, 前往荷兰、加拿大、美国等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有6名同学获得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8位硕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很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 经过锻炼, 纷纷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核心, 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 这些做法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劣, 还很好地推动了实践教学的进步。
四、结论
    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我们将原有的成绩监控拓宽到过程监控、学科竞赛监控和毕业后工作监控等。通过近几年的探索, 这些措施已在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这些监控途径对于其他理工科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卿大咏, 鲁红升, 张太亮.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质量[J].化学高等教育, 2010 (6) :61-63.
[2]赵伟强, 魏佩敏, 林春梅.工科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 (8) :109-113.
[3]李静, 郁汉琪, 殷埝生.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8) :130-131.
[4]陈平.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质量失控与监控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10) :144-146, 150.
[5]黄大乾, 张少翃.强化实践教学,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13 (6) :139-142.

版权所有 【大学教育杂志社】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8 www.dxjyzzs.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邮箱: 备案编号:冀ICP备180328128号-1号 您是第 593786 位访问者

本站所有文字及图片文责自负,并均受版权法保护,仅供学术交流与参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