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7年第8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8日 浏览:450次
教育研究
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 王恩界;罗雪;1-6
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流体力学教学实践与创新 张鸿;7-9
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生物技术特色专业——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杨永利;郭守军;王建瑜;蔡玉琼;丁淑媛;10-12
大班思政课堂实施小组讨论法的成效实证分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为例 郭关玉;郑波兰;13-15
知识与能力相关性分析视角下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于广西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霍海英;陈智平;杨海燕;邓英古;陈丽梅;吴利忠;潘小炎;16-19+52
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刘耀辉;于芳;段盛;20-22
基于社会工作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刍议 彭忠祥;黄炳坤;23-25
教学探讨_工农医林
讨论式教学法在矿井瓦斯防治课程中的探究和应用 李伟;程远平;王海锋;周红星;26-28
提升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效果探讨 鹿玲;吴建胜;29-31
建筑学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齐欣;李翠娟;孟庆成;32-34
以学生为中心的运筹学教学改革探讨——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 王坤;毛敏;罗洁;35-37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初探——以结构力学绪论课为例 黄川腾;蒲爽;38-40
研讨式教学法在土壤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梁运江;罗英;许广波;李艳茹;刘文利;41-43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王娟;吴伟;44-46
“双一流”建设驱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优化 张海涵;陈胜男;朱陆莉;仵红洽;47-49
翻转课堂引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宿迁学院为例 张乾燕;陈林;秦川;50-52
兽医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陈品;郝海红;谢书宇;潘源虎;程古月;王旭;彭大鹏;53-55
地矿类高校矿井地质学教与学现状和改革初探 鞠玮;56-58
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的分析与探讨——以液压技术进展课程为例 刘新强;贾登娉;王金林;闵为;59-61
基于行企需求的独立院校力学专业基础课改革 马常亮;刘艳;杨立;62-64
多元化专业课程设计考核评价模式研究 王春华;彭宇;贾冯睿;潘颢丹;马丹竹;65-66
测量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研究与实践 王宇会;蒋利龙;67-69
激发大学生对公路施工技术学习热情的研究 于洪江;乐萍琴;李力;70-72
机电控制类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张焕梅;73-75
基于能力本位构建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 李雪静;黄芳艳;罗琳雪;卢彩合;76-78
非生态学专业学生普通生态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周晖;陈刚;张健东;79-80+90
教学探讨_数理化生
Matlab在IIR数字滤波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李娟;吴谨;郑庆庆;杨莘;刘劲;81-84
计算机视觉检测与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赵静;鲁力群;85-87
大学物理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甘路;别业广;闵锐;88-90
高分子物理的立体化教学改革 翟兰兰;邹超;李钟玉;刘若望;91-92
微课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李妍;董薇;93-95
记忆合金材料创新实验的教学研究及应用 智友海;史向平;96-97+104
教学探讨_文史思政
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 薛铜龙;杨现卿;张晓辉;98-100
文化教育消费的动力机制及引导探析 黄容;101-104
普鲁弗洛克的地狱——浅析《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题记的效用 张焱;105-107
高校思政课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探析 万舒全;108-110
语言迁移视角下的二语词汇语用失误分析——以量词为例 苏静;李翼;111-113
核心素养体系下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颜维海;谭有模;114-116
潮州菜——“太极护国菜”微课设计与案例分析 纪淡意;叶展纯;刘琼燕;王芳芳;江丹丽;117-119
PBL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李玉苏;120-121+130
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敏;122-124
高校美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梁淑艳;李辰光;125-12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 张宾州;128-130
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研究 张巍;张强;郜红合;刘兆龙;131-13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谢和成;133-135
教学探讨_经济与法律
依托慕课提升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研究 夏露;136-138
教学探讨_德育心理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赵艳霞;王汝霞;139-140
人才培养
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调查研究——基于高校学生的视角 黄春元;141-143
我国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讨 曾世宏;高亚林;徐应超;144-146
地方院校转型下海洋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贺立静;周述波;林伟;史云峰;马军;李由明;147-149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杨丽;150-152
新型高校“四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吴国玺;李中轩;153-154
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李贝;梁志扬;155-157
基于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导向的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研究 范影;郑平;米俊锋;王昆;李小玲;158-159
创新与实践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储备与方法探讨 王杉;辜方林;周力;邓书林;160-162
创新创业教育下微波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谢泽会;赵红梅;任海洲;163-164+183
党建与学生工作
面向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创新模式研究 王杨;许晓峰;左开中;165-166
“两学一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模式探索 李明月;张朝红;167-168
师资建设
成果导向教育范式下教师主体价值分析 王伟芳;169-171
高校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有效性之探讨 饶凌平;丁坚勇;刘园园;胡志坚;172-174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防治措施研究 鲍先凯;段东明;张春梅;175-177
基于边疆地区民族院校研招工作的思考 覃祖聪;张啸;178-179
管理与评价
外语项目化教学中小组项目评价方式与难点分析 武会芳;180-183
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 张聪慧;184-186+198
督导评教信息反馈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民办S学院为例 张兵令;187-190
审核评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索与实践 谢永智;李海侠;袁婷;191-192
学校管理
高校后勤工作,贵在提升质量——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 张建慧;193-195
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应用探索 徐升槐;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