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6年第3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8日 浏览:381次
文化与教育
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任志安;1-6
试从矛盾论的角度浅析如何做好研究生导师 李根亮;7-9
教育硕士教育服务质量的IPA分析——基于某民族大学学生感知视角 徐杨丽格;10-13
学生评教制度下教师授课努力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家胜;14-16+38
浅论应用型普通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必然性——基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视角 张吉军;贾昕宇;王宏立;杨忠国;刘天祥;户春影;代洪庆;李宝玉;17-19
“卓越计划”背景下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蒋鸿辉;李之锋;邓义群;王春香;漆小鹏;20-21
“后喻文化”背景下导师与研究生师生关系探析 宗云燕;缪祥彦;22-23
职业技能导向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周述波;贺立静;陈宇明;张侨;王哲河;文攀;24-26
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困境 石晓岩;27-29
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过程监控体系与实施 张秋根;吴少林;颜流水;陶琨;30-32
基于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叶璟;刘超男;33-35
新闻传播类专业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模式探索 易奇志;36-38
民族高校分类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杨大伟;毛琳;张汝波;刘冠群;39-40+77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王西锋;41-42
基于调查问卷的地球科学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因素实证分析 马跃良;李燕;43-45
基于大理科模式的拔尖学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葛欣;46-47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蒋钦;王恩界;48-49
高校教学名师阶段性发展规律研究 邱强;50-51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实施的探讨 卞强;柳懿;王向军;52-53
图形图像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曹艳华;54-55
论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孙玉美;56-57
本科教学中的科研融合实践教学初探 熊焰;陈艳林;严明;58-59
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探索 王凤;60-61
梯队式大学生科研创新模式研究与平台建设 梁瑞宇;包永强;王青云;姜涛;62-63
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自我提升 马赛;64-65
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灵活机制研究 张超;66-67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导向及指导研究 徐帅;68-69
哲史思政
责任意识在高校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李波;丰雪;王铁良;李蔷;70-72
浅议辅导员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研究 宿程远;黄智;陈孟林;蒙冕武;73-74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应用研究 裴婷婷;75-77
大学生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张文学;78-79
必要与障碍: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化的哲学反思 张莉莉;80-81
语言文学
甘肃静宁方言四字格的结构与语义特点 吕超荣;82-85
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模式如何与时俱进 周影韶;86-89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岳豪;90-93
中泰高校英语教师效能感提升策略研究 夏莉;94-95+98
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应用的协同创新——以超大屏实时互动3D版《群仙祝寿图》多媒体展示秀项目为例 张韵韵;96-98
工农医林
矿山机械课程教学工作的几点研究 汪爱明;99-101
临床技能实验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 彭小青;刘纯;唐晓鸿;邓芳;沈守荣;102-103+110
关于提升医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 王强芬;104-105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中案例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赵丽梅;李焜;106-107
农科院校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俐;108-110
少学时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讨 黄青;111-112
传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贾冯睿;李小玲;潘颢丹;马丹竹;113-114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王虹;阙大顺;阮军;李达;115-116+126
独立学院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张敏;117-118
数控技术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探讨 杨丽祥;张艳诚;李贵荣;罗新文;119-120
森林培育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余旋;赵忠;121-123
工科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李清富;万震;124-126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陈小梅;127-128
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专业学习现状的调查——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黄海纯;129-130+152
工科学生个性化学业指导的一种实践模式——以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彭江辉;成璐;131-132
数理化生
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工与电路基础教学改革 唐莺;陈棣湘;潘孟春;133-134
高等代数的过程性评价探索 方颖珏;尹乐;135-137
数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杜守强;138-139
概率统计公共课程国际化教学实践 荣腾中;刘朝林;140-141
生物技术专业课外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谭树华;孙远东;袁志栋;李玉峰;142-143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王涛波;王超;144-145
表达性艺术疗法在高校团体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许新赞;146-147
生物医学仪器分析的课程内容及实践教学建设探讨 李萍;郑权;贾潇凌;牛旭锋;宋崴;荣龙;148-149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周群;150-152
生物工程专业类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构建 于立权;马金柱;王锐;张华;崔玉东;153-154
基于几何学的二叉树遍历教学设计研究 魏霞;郑胜;155-156+165
基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化学课程考核评价研究 来雪慧;赵金安;耿振香;武建英;刘书妍;157-158
经济与管理
基于模拟投资竞赛视角下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研究 黄军成;159-161
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借鉴顶峰体验课程 仲云云;李德强;162-165
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探索 杨春媛;166-168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 贾冯睿;黄玮;李焱斌;张瑞军;孙文卓;169-170
财经院校运筹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阎崇钧;焦红超;171-172+177
高校课堂教学的创新管理研究 杨翠碧;宦书亮;173-174
地方应用型本科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新建构主义思路 于凤玲;175-177
基于县域主导产业园的科技镇长团长效机制研究 王杨;冷庆丰;178-179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双问卷调查的分析 崔岩;180-181
来华留学生国际金融教学质量提升问题浅析 李杰;陈其霆;182-183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 李沛沛;184-185
一部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土司制度史——评《南丹土司史》 文志华;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