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5年第11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73次
文化教育
问题教学法及其在民航教学中的应用 张明;邬小丽;1-4
论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类型、标准及方式 刘耀辉;5-7
基于大工程观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何源;王奕;8-10+13
基于“卓越计划”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探索——以软件工程专业框架类课程为例 唐光义;李继革;张宏国;11-13
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研究 陈捷;14-15
“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讨 崔传金;杜学强;钱俊磊;杨志刚;16-17
社区矫正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 李光勇;18-19
试析跨学科思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刘贺青;20-21
“多媒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水质工程学为例 聂小保;22-23+30
国际化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周明;王煦;何显儒;杨燕;罗玉梅;24-25
影响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因素分析 白红武;刘莉琳;白小薇;26-27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樊国康;28-30
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任职岗位课程建设的思考 李开端;王颖颖;李英杰;31-32+43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赖远妮;廖亮;33-35
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探索性实践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36-38
创新工作室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马青丽;林小军;39-40
面向创新思维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牛彦杰;于爱荣;张东戈;李煜;41-43
大学考查课的教学分析 吴艳;杨有龙;44-46
应用型本科院校“后MOOC”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邱泽敏;47-48
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徐丽萍;唐湘玲;王月健;49-50
高校师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认知、行为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尹勤;雷敏;徐培;朱海燕;51-53
探讨PBL模式应用于地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需思考的问题 李冬梅;杜青平;梅胜;李绍秀;王晓霞;54-55
大学构建“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可能性分析 郑友训;左高杰;56-57+73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韶关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杨佳利;58-59
整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朱新产;60-61
实践嵌入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朱斐;刘全;62-63
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学实践与思考 朱芳冰;黄耀琴;64-65
哲史思政
在网络文化冲击下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 马莎莎;66-68
高职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三进”研究——基于重要性及实施路径的探析 李乾坤;戴世勇;69-70
“中国梦”引领下构筑远程开放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基于学习中心的视角 叶丽玲;71-73
浅论依托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陈慧芝;74-7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研究 曹晓明;76-77
大学生“感恩教育”方法与对策研究 顾峥;李小龙;78-79
浅谈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克;80-81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田启发;李恒忠;82-83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党课创新实践研究 衣海永;范红伟;张冰;84-85
语言文学
课堂演讲在农业院校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赵昶灵;文国松;毛自朝;刘正杰;86-88+92
借转型之东风 谋地方院校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转型的现状与出路 任桂婷;高扩昌;89-9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摭谈 姚同安;93-95
功能理论下应用型口笔译人才的培养 吴瀛;李珊珊;96-98
商务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效衔接 贺杰;马婷娟;99-100
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姜余梅;王艳萍;赵征;姜玉华;101-102
论智能手机时代高职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引导机制 李俊梅;103-104+107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罗海燕;邓海静;105-107
交际生态环境对口语能力培养的启示 赵佳;赵宝荣;108-109+120
大专公共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及教学对策 袁义;支瑾;110-111
工农医林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与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商世广;赵萍;巩稼民;邢立冬;112-114
七年制本硕医学生学术诚信状况调查与分析 宋德志;石小玲;曾麒燕;黄敏;谢小薰;罗殿中;李超乾;樊晓晖;115-117
对比教学法提升植物病理学的教学成效 张荣意;谭志琼;郑服丛;118-120
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周晓华;刘胜永;石玉秋;文家燕;121-122
农业设施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优化与共建共享研究 张智;胡晓辉;李建明;孙先鹏;123-124
校企合作中项目式教学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里的应用 蔡剑华;郭杰荣;王先春;张勋;125-126
在动物医学本科毕业实习中开展医德教育的初步探讨 范宏刚;高利;冯国峰;张建涛;于文会;刘云;王洪斌;127-128
野生动物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 侯志军;邢明伟;孙颖;曾祥伟;王亚君;张雯;田丽红;柴洪亮;129-130
“721”人才培养模式下无机非金属专业综合实验改革的建议与设想 蒋久信;严明;熊焰;柯凯;张高文;131-132
医学本科毕业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 李锋;何亮;张杏怡;张旻;周新;133-134
基于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李秀红;任家骏;李文辉;135-136
基于光纤光缆课程群优化与开放教学及质量提升 刘立柱;汤卉;俞泽民;137-138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赵京胜;巩玉玺;刘聘;139-140+143
新形势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教学改革 冯建国;张涛;张正贤;刘强;141-143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高丽洁;144-145
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姜春露;郑刘根;程桦;向必伟;146-147+158
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第二课堂科技活动探索与实践 晋春;李效龙;王欣;李锋;王宝忠;148-149
高校涉汽车类专业汽车检测课程同质化问题研究 刘国兵;150-151
《刮痧疗法》教材编写背景和应用效果分析 潘丽佳;佘延芬;邢海娇;张选平;贾春生;152-153
LPA教学模式在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荣林;倪文彬;高强;154-155
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消防学校Excel教学为例 洪刚;156-158
GSP软件模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江大为;陈丽萍;冯敬骞;章立新;王彩云;姜莉苑;胡高波;159-160
“以学生为中心”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明;161-162
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孙毅;163-164
基于项目导向的启发式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研究 赵淑芳;陈立潮;165-166
数理化生
基于数学模型系列课程的多层次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樊锁海;167-16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OOC课程中的案例设计 刘静;刘宏伟;李斌;170-171+180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讨 马续波;172-173
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黄益素;174-175
互动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郑凯迪;毛孙忠;雷康福;176-177
高职数学活动课的实践探索——以“居家数学”活动课为例 潘凤;178-180
基于探究桁架结构损伤特征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汉平;祝志翔;张年勇;钟穗东;181-182
对大数据时代大学统计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徐德义;林志恒;183-184
论选煤厂仿真模型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 吕文豹;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