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5年第7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70次
文化教育
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综述及研究特点 黄俊;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备课问题探讨 尹杰钦;黎力;4-6
学生评教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烟台大学为例 罗玉萍;潘庆先;刘丽娜;张鲁华;7-9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改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 盛守照;叶冯超;10-12
独立学院大一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养成原因分析 时彧;尹喜云;毛征宇;13-15
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问题探析 尤努斯江·吐拉洪;肖开提·阿布力孜;彭秧;李玲;16-17+34
高职顶岗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对广东东软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张义先;李文龙;18-20
论宋词乐舞古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张英;21-22
基于大学校园技能交换平台下自助学习模式的探究 贾连芝;张晓鑫;刘增奇;冯亚男;23-24
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机制与策略 肖坤;25-26
高等工科院校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动机的研究 张毅;代俊;周梦舟;穆杨;张迎庆;靡志远;石勇;27-28
高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实践——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为例 邓晓霞;29-31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为例 白宪臣;32-34
本科生“项目-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沙舟;陈璐;胡志斌;倪春辉;赵丽萍;毛曦;35-36
基于大学生学习需求的课堂有效教学 肖庆华;37-38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金晓荣;39-40
大学章程制定的实践基础论析 刘振旭;41-42
应对教育国际化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以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为例 陶国凤;43-44+49
普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 田宝柱;王艳彦;杨奕;梁黎明;45-46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困局剖析与对策初探 王颖;张闯;刘素贞;47-49
关于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思考 张雅峰;50-51
语言·文学
西部边远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低效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以乌鲁木齐市S学院为例 马雷;胡焕景;艾力·沙吾尔;马纪;52-54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 陈茹;王静;55-56+81
英语阅读“先学后教”模式简释与实施效果 周胜;57-58
基于信息技术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分析 崔青竹;59-60
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体验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何宇;61-62
基于翻转课堂的五年制英语师范生口语训练实践研究 贾凌燕;63-64
CPE模式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探索 李海燕;王佳燕;65-66
市县高中毕业生在高考英语成绩中的差异研究 慕秀荣;张长江;67-68
语篇翻译中的连贯——表现及其影响 徐菁;69-70
高度决定影响力 贴近决定传播力——浅谈现实语境下的评论写作 王平强;71-72
哲史思政
角色本位回归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刘吕高;田崇军;73-75
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功能 卢爱国;曾凡丽;76-78
高校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及导学方法研究 刘建兴;楼晓明;79-81
论政治课教学方法 韩树彦;82-83
当代大学生大五人格、工作动机与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潘家敏;王晓姿;冯嘉裕;84-86
基于学习《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实践与思考 陈佑泉;陈立;靳彩虹;87-88
当代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李欣怡;89-90
找对针眼,千线可穿——试论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王莉梅;91-92
数理化生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贺州学院为例 莫达隆;欧乾忠;93-95
“环境化学”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来雪慧;赵金安;谷钰;姚志远;王佳;96-97
化学理论课教学中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金凤;孙林;胡向阳;马继龙;郝扶影;98-99+131
二叉排序树平均查找长度的精确表达式 程希明;王昕;100-101
独立学院转型期数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霍海峰;韦兰用;黄秋和;102-103
纺织专业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曲良辉;张迎晨;邢琳;104-105
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浅见 祁小四;106-107
工农医林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流体机械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在伦;王东伟;侯祎华;范赢;赵伟国;108-110
在专业课程中以“创新”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 李静;陈延伟;焦阳;111-113
践行教研统一促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邓军勇;蒋林;巩稼民;谷静;张霞;114-116
面向注册执业工程师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修订——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于飞;毕东苏;陈东辉;117-118
卓越人才培养环境下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邓文娟;高兴军;邓子龙;119-120
“讲故事,学理论”新教法在“植物基因工程”授课中的应用 郭万里;梁宗锁;杨东风;121-122
关于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探讨 潘长宁;何军;周昕;123-124
应用型本科EDA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 庞前娟;125-126
校企合作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究——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 孙秀云;王连军;黄中华;李健生;沈锦优;李桥;127-128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防灾减灾课程教学探讨 汪海波;徐颖;129-131
CMM在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文勇;刘春涨;郭瑞;132-133
建构、探究及互动混合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以大学仪器分析课堂为例 余会成;谭学才;韦贻春;姚兴东;134-135+146
Matlab程序在结构力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张斌伟;王进玺;张兴元;136-137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建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连续性教学研究 张丽娜;138-139
以工程设计为主线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研究 安延涛;宋卫卫;宋开峰;陈洪堂;140-141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曹钊;曹永丹;142-143
项目教学法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冯强;白珍;144-146
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 牟新利;147-148
材料表面技术概论教学中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王灿明;孙宏飞;149-150
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许宝红;刘巧林;肖调义;江辉;钟蕾;151-152+179
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改革与实践 张先菊;杨眉;王斌;153-154
水利类大学生如何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需求 赵志涵;155-156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周建新;鞠兴荣;唐培安;157-158
浅谈模型创作教学法对桥梁工程教学改革的促进 朱玉晓;159-160
应用型本科院校“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若干关键要点探究 冯钧;161-16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改革 陈伟;孙家瑛;163-164
主体性个性化模式下集成电路课程改革探索 王昊;孔令荣;165-166
经济·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刘长华;李雅婷;167-169
浅析卓越视角下的法律文化与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为例 黄彤;170-172
自媒体时代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情境教育研究 范国强;刘春花;173-174
浅析金融计算综合实验课程建设 古振东;曾翠萍;175-176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覃艳华;杨丽君;177-179
广西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创新研究的思考 王立高;180-181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系统实现方案研究 郑莉娟;182-184
国际避税影响因子分析——关税对转让定价避税的影响 陈玉新;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