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5年第1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24次
理论前沿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理念探讨与模型论证 郭宏宝;刘海生;1-5
课程管理技能开发与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衔接建设研究 朱兆民;兰敬;李莉;秦莉萍;6-9
介于大学与职业之间的法律体验性教育——以美国JD和我国JM的相似性为视角 唐东楚;10-12
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有效运行功能研究 苏简兵;梁靓;束艳;13-15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 李娜;贾方;杨瀚宇;赵卓;16-19
浅析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资源不平等现象 张舒恺;20-21+39
教育研究
论视觉文化时代师范生的视觉素养教育 马小晗;马瑞君;22-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概念辨析 彭海;25-27
大学英语课程专用学生评教体系探究 杨光;28-30
大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途径 范长岭;李玉平;韩绍昌;陈石林;尹斌;31-32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胡宏韬;朱勇强;33-34
研究型本科教育中创新教学环节的实践及思考 荆全忠;邢鹏;35-36
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工程教学中创业素质教育初步研究 应碧;周通;钟平安;黄林;徐波;37-39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分配之比较 于瑞宏;刘崎峰;贾志斌;40-41
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 高志强;42-44
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问题透视与评价体系构建 黄俊丽;45-47
浅析新形势下民办高校青年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 李辉;48-50
师生研究团队中教育与科研的协同组织和管理 王岚;冷一欣;王龙耀;51-52
独立学院教研室标准化建设的探索 于学军;53-54
综合英语课教学评价现状调查与思考 夏莉;胡慧敏;55-56+59
新升本科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及自我发展途径的探讨 刘玉萍;57-59
“导师负责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黄秋波;60-61
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李敏;王丰元;毕巍巍;柳江;62-63
不同类型公开课对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影响研究 刘瑜;赵辙;张爱萍;64-65
对规范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秩序的思考 钱学东;郭惠惠;曾煌波;66-67
关于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王新茹;许梅兰;潘懋;68-69
小学教师职前德育培养 于海杰;70-71
实践探索
自主立体交互式能力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以“社会保障学”课程为例 王微;廖煜娟;72-73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式探索与实践 高翔;74-75
材料工程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卢金山;李朔梅;张剑平;76-77
基于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粤东某高校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为例 周小朋;78-79
顶岗实习中校企“双教双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钱叶莹;80-81
热动专业(流控方向)“卓越工程师”认知实习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王峥嵘;刘新强;王建森;张静;82-83+93
学科纵横
论英语同级同一事物作异质比较的否定式及其翻译 陆永刚;84-86
图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之教学案例 罗滨霖;王传美;农荫隆;黄腾;87-88
抓学科建设促进本科教育水平提高 张晓辉;谢胜利;89-90
声学学科发展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分析研究 韩开锋;蔡清裕;91-93
电视演播室技术革新引发播音主持教学新思考 赵然;94-95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效力研究 姜河舟;刘颖;96-98
追求极致之美:古希腊人文主义教育情怀 陈晨;99-100
阅读的历险——阅读活动在技工院校文化理论课中的重要意义 黄真年;101-102
育人论坛
主体、理论和实践:“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蒲鸿志;103-105+113
外语类地方院校经管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 苏力勇;陈璐;高丽;106-108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阵地作用 樊学庆;109-110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周剑萍;李小兰;111-113
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外开放实践体系的研究 彭世金;施岱松;王春华;114-115
高职新生心理冲突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毛玉梅;116-117
新疆南疆高校学院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化建设为例 王建明;罗晓霞;118-119
教改聚焦
浅谈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 刘芸;陆洪毅;王学慧;120-122+134
论地方高校历史文化课程的特色教学 罗运胜;123-125
合作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对学习效果影响研究——以管理类课程为例 张玉荣;126-128
人地关系中地理空间发展的进程意义的探究 陈桂秋;129-131
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机械原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田桂中;周宏根;李滨城;李纯金;王淑妍;132-13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教学探究 欧光南;卢梅丽;付汉生;135-136
《大学物理》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与弊 张自强;陈刚;137-138
“任务驱动法”与“讲授法”在教学中的对比研究——以化工机械课堂教学为例 赵振宁;方志刚;高云;139-140
“专业群”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 马洪霞;滕业方;141-142
论案例视频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尚国萍;143-145
探索数理之美 构建艺术化金融教学模式 李炳念;146-147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学研究 吴艳英;陈海虹;吴锦行;148-149
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尹德伟;秦小云;150-151
解放军理工大学计算机课程最优化教学研究 张婷婷;李辉;施展;152-153
“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时书剑;154-155
面向测控专业的VB阶梯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杨慧英;高宏伟;于洋;156-157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丁保华;张有忠;158-159+175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有效工具——ERP沙盘模拟 许丹;邱少春;160-162
浅谈医学生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周袁申;李婷;郭力恒;163-165
浅谈本科物理专业热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吴海娜;陈肖慧;张莉;166-167
管理方略
我国工科高校大学生境外交流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 李晓静;罗珣;郭侃俊;168-169
浅谈当前高校科研档案归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颖;170-172
构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黄静婧;梁彩花;173-175
教师严管与学生评教的相关性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 吴国锋;176-177+180
医学院校留学生教学管理的体会 张永红;张洪平;艾来提·米吉提;178-180
二级管理模式下学院教务人员的定位与提升 徐升槐;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