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QQ: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

主管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国际刊号:2095-3437

国内刊号:45-1387/G4

邮发代号:48-21

出版地方:广西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发行周期:半月刊

创刊时间:2012年

期刊开本:A4

见刊时间:1个月内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期刊目录 >> 正文

2019年第11期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7日 浏览:566次
教育研究
面向智能制造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践课程标准探索 沈南燕;李静;刘丽兰;钱晖;方明伦;1-4
“双一流”视域下高校学科队伍执行力提升策略探究 沈乃丰;5-7
工科专业课堂“3D(Debate/Design/Doing)”教学法研究 董选普;蒋文明;廖敦明;吴志超;罗云华;8-10
融“人文”于“理工”的课程教学方法——以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为例 蒋洪奎;宣仲义;11-13+17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在创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专业为例 程永光;苏凯;吴云芳;14-17
创新创业教育在消防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以“火灾探测与自动报警工程”为例 王健;潘荣锟;郑立刚;18-20
“互联网+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为例 任为为;游春华;21-23+27
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与研究探讨 李丽;白东清;谭照君;徐海龙;24-27
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导师遴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朱冬元;陈艳;曹君茹;28-31
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要坚决摒弃“四大主义” 李潞;32-34
澳大利亚高校国际联合培养及其对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启示 余旖旎;鄢然;35-38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管理学原理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探究 梁丽军;刘爽;崔丽霞;39-41+75
多元文化视角下加拿大学前教育的特点与经验启示 余一夫;熊子恺;白婷月;42-44
线下翻转课堂提升MOOC学习参与度的教学实践探索——基于辅助教学教师身份 宋怡;张旭;王晓燕;熊明艳;45-47
教学探讨_工农医林
同位素海洋学本科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 孔德明;彭诗云;胡耀强;黄超;48-50
实验课适应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李秀娟;张志辉;邹猛;韩志武;任露泉;51-53
钢结构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安毅;程欣;章敏;54-56
大数据在线识别技术在植物生物学实习教学中的运用 夏立群;李倩茹;刘慧玲;鲁义善;57-59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 谷淡平;易红卫;唐斯;吴佳伟;汤国丽;60-62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学合作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曹建芳;武晓军;胡玉兰;63-65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多元化成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杨莹;徐立;代靖华;66-68
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核心能力调查结果分析——以高职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检测技术方向)为例 王建伟;杨春景;白宏洁;闫国新;69-71
热工流体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 鞠洪玲;72-75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研究 肖露;王静;周祥曼;76-78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赵志娟;79-81
基于翻转课堂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改革 孙玉兰;82-84
教学探讨_数理化生
化工原理课程“生活案例—理论教学—工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叶长燊;李玲;邱挺;85-87
民族类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优化设置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卢振坤;叶海燕;马伏花;88-90
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探究 王翠香;91-93
基于成果导向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张荣华;张海周;杨大志;柳忠彬;94-9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 路永华;朱晓荣;97-99
几类特殊形式的极限求法探讨 白梅;100-101+123
浅谈高师数学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黄晓明;102-104
教学探讨_文史思政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建构及有效性研究 陈秀娟;杜桂敏;105-107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 常建莲;108-110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解 张明星;范韶维;李曼;111-113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语翻译研究 邢慧慧;114-116
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调查报告 蒙良秋;117-119
大众文化背景下加强师范院校女生审美教育的思考 王琼;120-123
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认知语用分析 卜伟;王晓龙;124-126
应用型高校日语通识选修大班课云教学探究——以郑州商学院为例 钟浩;127-129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周素昭;130-132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讨 向敏;133-135
传统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杨兆强;136-138
教学探讨_经济与法律
应用经济学专业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及应用 王玉燕;江三良;139-141+171
参与式教学法在法学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古瑞华;李文发;142-145
教学探讨_艺术体育
高校大众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表现力的培养方法探究 封静;146-148
教学探讨_德育心理
2008-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以广西某高校为例 邓军彪;林爽;朱焰;王鹏;149-151
人才培养
以“4C”ד4P”为主线的独立学院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 张学昌;李阿瑾;施岳定;高德;张炜;152-155
基于产学研联合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李海生;陈英华;沈利民;王光辉;闫小康;156-158
校企同频共振、协同育人,共建行业特色学院——以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为例 贾曌;邵彬;徐启达;魏文静;管恩京;159-161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武夷学院为例 孙家国;谷艳玲;162-164
智慧城市背景下高校信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刘莉;165-167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探索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 周小寒;168-171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针对“三率一管”的引导式学生培养模式探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赵云龙;172-174
转型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张高兴;林金堂;贾秀丽;175-177
现代物流人才需求新趋势下物流专业培养模式探析——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 孙文海;178-180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吴素吟;181-183
党建与学生工作
大学生视野下班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调查——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闫金龙;黄介彬;党威;184-187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研究 付冬娟;188-190
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形态与困境缓解 范育铭;191-193
医学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分析与机制探索 廖赞勇;王洁;黄曲云;194-196
高校党团联动建设的教育价值与机制建设研究 朱存各;张超;197-199
师资建设
基于“U-G-S”模式的教师教育协同育人实践探索——以肇庆学院为例 朱华琴;200-203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培养浅析 潘瑞姣;李雪;桑瑞聪;204-206
高校督导制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李晓玲;207-209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专业道德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陈歆;210-212
学校管理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分类管理探索与实践 陈杰;周红志;康卫;郝云力;张静;213-215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多元困境与创新路径 王一涵;216-218

上一篇:2019年第10期 (2019-09-23)

下一篇:2019年第12期 (2019-12-25)

版权所有 【大学教育杂志社】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8 www.dxjyzzs.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邮箱: 备案编号:冀ICP备180328128号-1号 您是第 593778 位访问者

本站所有文字及图片文责自负,并均受版权法保护,仅供学术交流与参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