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4年第15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63次
理论前沿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王颖;1-3
对大学英语课程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的思考 补爱华;4-5
本科创新教育浅见 郭明;杨双春;6-7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淼;罗顺意;徐晓霞;8-10
地方性高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汪伟;11-12
地方大学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优化 刘风华;13-14
论高校中国学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肖航;15-16
国内外高校差异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袁义;17-18
教育研究
专业课教学与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戴健;19-21
基于大学生视角的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 刘丹平;张橙;22-24
深化农经专业综合改革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人才 宋山梅;25-27
高职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考核改革实践 王建伟;张迪;白宏洁;28-30
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谢志芳;31-32
从“教”与“学”的关系中看孔子教学观的先进性及其对大学教学的启发性 杨伟蓉;33-35
环境工程专业在应用化学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中的通识教育探索 刘静;毕东苏;刘超男;36-37
基于调研优化药品经营与管理的专业基础课模块 冯敬骞;陈丽萍;叶元虹;38-39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大学数学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李永艳;40-41
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思考 张旭;郭晏华;裴志东;赵彦辉;42-43
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基层电大转型升级新思路 胡立强;44-45
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缺失 邓海静;罗海燕;46-47+53
育人论坛
新人才观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使命 于慧;48-50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 佘少华;51-53
力学类课程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闫红;孙海梅;54-55
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郑慧;56-57
新形势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陈晓华;周旭枚;58-60+63
城市型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黎云;范纯新;刘志纯;61-63
雷锋精神指引下的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机制建设 檀朝桂;谢娆;蒋文娟;胡自化;64-65
心理健康视角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探析 卜善磊;刘学玲;66-67
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与建设研究 张永山;汪大洋;赵桂峰;燕乐纬;68-69
浅议“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风尚 李广华;70-71
基于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高校辅导员精致化工作探索 图们;72-73
思想政治课课堂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东波;74-75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范式研究 张桂凤;76-77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研究 孔祥慧;78-79
教改聚焦
一种引入市场机制的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陆悠;奚雪峰;华泽;80-82
炼油化工仿真实践教学设计与建设 杜巍;徐建;孟祥海;郭绪强;83-84+100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校化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金明;周磊鑫;85-86
应用型工科高等数学教学法探讨 刘大瑾;87-88
兽医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王小波;石火英;高巍;宋红芹;吴力力;高崧;王志强;89-90
“环保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肖波;杨百忍;91-92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杨秋伟;李娜;梁超锋;93-94
地方性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基于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申滢;95-97
面向创新教育的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傅丽芳;汤岩;张战国;98-100
“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CDIO教学方法探讨 寇雅楠;杨任农;何贵波;隋永华;俞利新;101-102
医疗保险专业TBL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陆烨;何梅;陈龙;杨国华;尹芹;俞群俊;103-104
基于层次教学的高校低年级上机实验教学改革 孙隽;刘军;陈艳;105-106
大学课堂中案例教学方法应用探讨 杨超;107-108
大学数学实验课程研究与实践 朱永松;109-110
基于“电子技术”课程的阶梯式项目教学设计 何莺;黄元君;111-112
学分制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设计与思考 刘翔;王蕾;刘长生;周幼庆;明俊;113-114+128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段元梅;115-116
浅析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李安梅;117-118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设计探讨 李大林;孟小冉;119-120
注册入学形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刘黎;121-122
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朱函兵;123-124
实践探索
构建“大实践”平台,创生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 阳利平;125-128
植物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以“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诸因素”为例 唐为萍;陈树思;129-130
法学研究者在法制教育中的定位——以日本的经验为素材 殷骏;131-13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以百色学院为例 李涵;133-134+137
一种多赢的军训课程改革模式——以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为视角 梁庆周;135-137
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体会与建议 何峻;李璐;138-139
校企共建教育实践基地 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机械专业为例 张玥;刘民杰;季宁;陈晔;140-141
高校微课视频制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为例 钟大鹏;142-143
学科纵横
Excel和SPSS软件辅助生物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丽;144-146
大学英语循证学习模式探究 张群星;任维平;147-149
对上市公司委托贷款财务行为的研究 王莞婷;陈彦;吴佳康;李琳;150-152
药学专业本科生课程中加强氟化学教学内容的意义 雷新胜;张伟;153-155
英语词汇教学与概念流利——从“over”一词说起 康立新;156-157
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张晓民;张雪艳;权红;158-160
认知方式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关系的实验研究 付爱玲;郭肃清;161-162
单频较少历元下GPS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 李林泽;163-164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的影响与挑战 刘琳;165-16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动力学课程建设研究 尧辉明;167-168
管理方略
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魏海平;曹光柱;169-170
新形势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王海容;李洁;171-172
当代高校学籍预警机制下关于大学生网瘾问题的探讨 罗顺意;173-174
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意识 杨圆;李莉;175-176
浅析高校二级院系研究生教学秘书管理工作 张莲美;177-178
试论“五勤法”在高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吴桂鸿;179-180
论高职院校“专接本”教育管理的缺失与对策 李娟;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