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4年第9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70次
理论前沿
跋涉在写作学理论研究的高地上——《写作思维与技巧论稿》序 容本镇;1-3
主体间性视域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刘芳;4-6
高教国际化进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探讨 张青田;胡桂坤;7-8+30
广西艺术类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性实施策略 张海彬;9-10
考试功能的二重性困境与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龚江辉;11-12
我国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系统构建 柴勇;贾朋社;13-14
高校本科教育实施导师组制可行性研究 辛清;15-16
教育天地
存古学堂:历史、文化与逻辑 黄克利;17-19
基础教育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探究 李征娅;20-21
工作场所精神境界培育视角下的高校教师发展模式 李柯;杨柳;22-24
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教学的探索 尹雪英;曾玉珊;25-27
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周健;28-30
高校亟须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黄燕;31-32
军旅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刘雪彬;33-34
高校研究式教学实施保障制度设计 李季刚;35-36
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学习监控策略 秦浩;杨玉军;胡青;苏荣荣;37-38
再读“大学” 额尔德尼其其格;39-40
美国在线教育资源与我国教学资源库建设启示 林章波;41-42
校企合作共建《数控编程》精品课程 吴福贵;43-44+57
试论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材“二次开发” 吴芍;45-46
大学生重修免修考(补考)缺考问题探析 张亭亭;李莹;冯小革;47-48
试论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陈乾雄;谈益芬;49-50
漫谈教师的压力 庄红波;51-52
实践探索
大学课程第一堂课的教学探讨——以《数理统计》为例 李再兴;许王莉;53-54
新建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学院三大典礼活动为例 刘吕高;55-57
空间教育教学背景下学风建设研究——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为例 胡业权;58-59
浅谈“卓越计划”工程教育背景下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以高等工程师学院为例 陈建帮;王小宁;李斌;刘娜;刘立;60-61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现状——以数学试验班为例 赵婧方;62-63
基于群众路线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董迅石;64-65
学科纵横
黑色渗透:从德国表现主义到杜琪峰 郭冰蕾;66-69+77
文学中的水泥森林——浅论法国新小说 张晓惠;70-7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执业兽医制度下合格兽医人才 高利;肖建华;张建涛;范洪刚;王洪斌;73-74
《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孙秀云;李健生;黄中华;文竣平;严玉波;75-77
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课程GUI演示系统 李秀梅;董文;贾中云;78-79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 张守华;秦宇彤;80-81
通信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俞宗佐;82-83
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进出口单证实务》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刘春光;84-85+90
如何科学规制缺陷生命诉讼 刘芳芳;86-87
育人在线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 李永华;张淑梅;刘保国;苏志国;田国行;88-90
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自乐山师范学院的调查报告 罗敏;91-92+95
江苏高技术翻译人才需求研究 钱春花;黄敏;宁淑梅;93-95
企业对高职生职业素质要求及评价的调查分析 叶燕;莫坚义;96-97+105
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王仲民;邓三鹏;阎兵;98-99
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征与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研究 李华明;彭振;100-102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罗迈钦;朱巽;单武雄;103-105
基于用人单位的大学生就业力模糊综合评估 刘志伟;肖韬;106-107
关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探析 谭华云;谷彦锦;谭机永;108-109
多元人才需求背景下提升院校育人质量的思考 吴向东;李彦路;110-111
江苏省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吕秀梅;张英明;周鑫;112-114
地方工科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李力;115-116
民办高校就创业工作实践研究 王刚;刘洋;117-118
关注学生宿舍里孤独的个体 樊利华;刘爱民;119-120
辅导员素质对大学生的影响 廖赞勇;121-122
教改之窗
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视角 刘华政;123-125
聋大学生的“双四”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戴旭芳;申仁洪;126-128
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林国荣;129-130
环境科学专业“地球科学导论”课程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王旭;李建碧;李佳灵;杨照坤;131-132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液压元件”教学中的应用 王建森;王峥嵘;冀宏;杨桢毅;张琤琤;133-134
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上的实践研究 王蓉;135-136+143
问题与完善——高等院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张英;137-138
医学模拟教学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陈忠;熊英;139-140
机械原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赵永杰;程西云;141-143
辩证思维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教学中的应用 邓小雄;李正良;黄丽丽;唐彬;144-146
政法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认知调查与分析研究 丁春丽;147-149
我国少数民族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多守明;150-151
昆明园林本科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形式现状研究 彭文明;152-154+159
如何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王宏艳;杨玉敏;155-156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王敏;刘志华;157-159
学用深度融合的模具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王鑫;孔凡新;郝洪艳;吴梦陵;160-161
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张春霞;162-163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趣味性教学探索 温纯祥;孙凤敏;吴献华;164-166
管理方略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中的制度创新:一站式服务 沈大强;167-168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金鑫;169-170
高校教务工作实行二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永莉;171-172
PDCA循环法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宋瑞敏;郭春明;173-174
科学发展观下如何构建安全的大学校园 张亚;175-176
高校助困体系下学生欠费原因及对策分析 兰桂;177-178
大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冲突问题与研究 刘嘉婕;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