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5期
发表时间:2019年5月8日 浏览:509次
教育研究
基于BB平台的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建设 李焱;马文秀;1-4+11
基于“学堂在线”开放课程的大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构建 李勇军;刘舸;李子丹;罗琳娜;5-7
通识物理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探索 张加驰;8-11
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生表现与能力评估 杜晓东;孙建;程继贵;张学斌;张勇;12-14
法学本科院校立法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研究 李伟;15-17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改革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陈月明;18-20
“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贾劲松;21-23
刍议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 孙维林;24-26
大学生审美情趣与曲艺艺术关系研究 郑东来;27-29+38
军校本科学员MOOC在线学习交流行为研究 迟妍;朱仁崎;许峰;李占锋;30-34
校企协同培养电气类创新型工程人才模式探索 袁训锋;刘俊;刘宝盈;35-38
以项目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实验课程转型建设研究 吴笑嫦;何海枫;39-4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思考 严云洋;胡荣林;朱全银;高尚兵;陈伯伦;43-45
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李晓旭;夏雨萍;杜胜男;范影;李小玲;46-48
无人机遥感课程设计模式研究 黄方;行敏锋;陆俊;49-52教学探讨_工农医林
学分制下工科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尚华艳;邢新;53-56
地质学知识点“微化”初尝试——以普通地质学及地质认识实习课程为例 李晓敏;肖爱芳;彭向东;张文慧;陈英;57-59
夯实理论基础、实现原始创新——以塑性成形原理课程教学为例 温彤;陈霞;王梦寒;李军超;60-62
基于MBD技术的工程制图教学体系构建 曹清园;王珉;张宗波;赵军友;63-65
基于大创项目的工科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培养 董锋斌;皇金锋;蒋军;冉启武;66-68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汤晓燕;云忠;69-71+78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问题探讨 晏全香;库建刚;邓荣东;72-74
岩矿鉴定技能培养过程中“对比思维”的运用及其效果 王承洋;刘杰;余中元;75-78
基于Scrum敏捷开发方法的学科竞赛指导和备赛过程研究 刘伟;黄辛迪;79-81+94
基于“双一流”背景下建筑学科硕士点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新疆大学建筑学硕士点为例 塞尔江·哈力克;82-84
浅析医药类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时效性 马杰;85-87教学探讨_数理化生
建筑专业建筑力学课程中弯曲内力的教学方法探讨 徐志军;原方;88-90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网络测试命令的应用 陈晶;张鲲;91-94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 陈洁;95-97
基于翻转课堂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黄珊;周志强;韦良;朱汝葵;肖琦;98-100
原始对偶有效集方法在统计学习教学中的应用 石跃勇;邓世容;焦雨领;徐德义;101-103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三维度线性代数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为例 李晓玲;修春;104-106
基于Mathematica的航天器轨道理论可视化教学 张汉清;周芳;107-109
基于混合教学的科学素养课程实践及经验 吴海娜;籍亚玲;公卫江;易光宇;110-112教学探讨_文史思政
岭南文化传承的课程体系构建 吕红波;陶文好;113-115
加强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韦建华;116-118
大学写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李平;徐汉晖;119-121
基于移动终端有道词典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张思思;122-124+134
印尼语报刊选读课程教学中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 欧芮;125-127教学探讨_德育心理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MOOC教学策略初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陈雪飞;128-130教学探讨_经济与法律
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李巧璇;陈永晴;杨学儒;131-134
环境法学实践型教学模式初探 韩卫平;陈曦;135-137
基于翻转理念的法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 郭万明;138-140+147
新型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理论、实践和案例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石荣;141-143人才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思考 周应国;孙小梅;144-147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能力 梁国栋;霍海涛;焦志勇;刘媛;148-150+154
IEET认证下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肖旻;刘虹;151-154
广西某独立学院大类培养模式之探讨 刘深;155-157
地方本科院校新生研讨课模式探究 张丽丽;158-160创新与实践
基于学科交叉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谢一铭;吴帅宾;161-163+180
地方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苗风东;陈永超;孙志富;郭季;164-166
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对策 任永梅;谈晓勇;王伟;唐雪;167-169研究生教育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多元化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构建 钟会影;170-173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共享新模式探析——以燕山大学为例 沈鹏超;174-176党建与学生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杨海晖;177-180
“学习-服务-创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路径探析 陈卓;许德胜;181-183学校管理
新形势下本科教学实验室管理的改革 何玉林;杨连发;李海标;184-186
微信公众平台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构建 王艳萍;彭丽;田亚铃;曾凤;刘佩森;187-189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师教学绩效分配办法研究 白紫君;190-192
警院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宋健文;李晓露;马莎莎;邓庆标;193-195
网络谣言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刘显著;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