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3年24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87次
教育天地
基于AHP-GA方法的“人”字型课程结构关联度评价信息挖掘研究 郭和平;于俊乐;1-4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苏玉召;5-6
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构建——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宿一兵;王薇;张杰;7-8
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崔树银;陈新春;9-11
健全和完善教材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地方高校教材建设 张丽芳;12-13
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 俞洋;14-15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与保障研究综述 何欣娟;贾凯斯;于庆东;16-17
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探索 王伟东;晏磊;王彦杰;高亚梅;刘权;韩义强;18-20+36
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教职工凝聚力的方法研究 蓝蔚青;谢晶;陈江华;吴建中;曹剑敏;21-22
油料储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专题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赵丽新;杜溟;陈明;何浩;王涛;23-24
适应信息化军事训练需求 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 李淑娟;罗庆学;李邦杰;李鸿斌;25-26
加强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提高对社会服务能力 王鸿梅;27-28
关于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的现状及分析 冯冲;29-30
基于KPI法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 叶雪美;31-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国家战略 向健极;34-36
学分制条件下独立学院课表编排若干问题的探讨 李柏;37-38+41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应高扬教师职业精神 张清水;39-41
教改之窗
以培养“航空电子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及实践教学研究 李轩;李玉峰;江秀红;胡爱玲;42-43
化工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李素君;徐铁军;刘红晶;44-45
卓越计划背景下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平琦;朱杰;46-47+53
分析化学实验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许晶;赵青山;48-50
simMan模拟系统用于八年制临床技能实验学三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杨琼;李安莹;蒋卫红;51-53
基于弹性学分的有限开放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丁红星;戴丽莉;孙成祥;54-55+79
现代教育技术对大学物理教学作用的思考 周昕;肖利君;56-57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赵丽霞;58-59
基于CDIO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伍瑾斐;60-61
论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问题 付华;62-63
交通安全工程精品课程建设 潘福全;王丰元;张丽霞;陈秀锋;李敏;刘瑞昌;64-65
交通工程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齐新宇;魏金丽;闫岩;66-67+125
制造工艺学在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秦训鹏;华林;杨波;余晨光;68-70
大学工科专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张延顺;71-72
参加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评估的几点体会 王建;姚增善;73-75
高等数学教学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 王林峰;76-77
高校数学评价体系改革的探索 汪旭升;78-79
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线的C程序设计考核方案研究——信管专业C程序设计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 赵庆聪;孙志恒;陈立南;80-82
基于协作学习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马华;邹竞;83-84
MATLAB仿真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霍慧芝;85-86
军校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理念探讨 寇雅楠;王学锋;楚维;刘孟强;87-88
参与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君;89-90
外国文学史教学宜处理好三组关系 管季;91-92
浅谈教师素质与外语课堂教学 陈金萍;高洁;代思师;93-94+96
浅谈医学英语学习的心得体会 盛平;孔二亮;张晨冉;陈怀瑞;孙伟;贺华;95-96
大学生英语听力风格影响因素探析 陈欣;97-98
高职双语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教学模式改进 陈静红;99-100
以实用阅读方法解答阿拉伯语四级考试阅读试题的尝试 杨帆;101-102
“汽车设计模块化教学”体会 修玉峰;103-104
艺术设计课程跨专业融合与产学研用教学改革的实践——以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晨;105-107
应用统计学无纸化考试思考 丁兴烁;孙丹丹;108-109
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识图教学探索 樊丽军;110-111
民航法律课程的教与学 黄黎玲;112-113
基于CBE模式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曹长波;114-115
基于“共生理论”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管控体系构建 廖德岗;颜君彪;刘婧;116-117+120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建筑施工与管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可淑玲;118-120
育人在线
论中医药毕业生职业素质——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 何玉梅;蒋艳;121-122
学生工作中法学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平台研究 李昌郁;123-125
弘扬孝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孟彦乔;126-12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赵芝瑞;128-129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 余静;130-131
基于交往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路径探索 査雪珍;132-133
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张茂华;134-135
浅谈企业管理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士杰;姚炳明;136-137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 陶肖云;张琴;谭会恒;隆永祥;农乐颁;138-139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探索 洪俊;140-141
中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及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姚茉莉;李国庆;142-143
高校杜绝伪贫困生的方法探索——以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情况调查为例 何翠萍;何隽菁;林文奇;144-145
艺术院校对贫困生的工作分析 王蜀南;146-147
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及思考 吴发印;白鹏元;柳红芹;陈建容;顾瑜;148-149
商业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苏州市工业园区若干大学的调查数据分析 刘晓玥;150-151
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作用与途径研究 毛金凤;卢军;152-153
学科纵横
从泰语中汉语借词看泰国民族对华语言态度 全莉;154-157
“他者主导”: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主义的主体异位现象 夏雨佳;158-160
浅议法语诗歌翻译的障碍 吕培林;161-162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泰国中部地区佛寺建筑的影响 黄迎丽;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