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3年18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89次
教改之窗
重学轻教: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对美国高校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借鉴 宋思远;1-2
水产养殖专业综合实习平台改革对大学生能力提高效果初探 陈开健;肖调义;翁波;唐英;戴振炎;林曙;章怀云;3-6+10
基于CDIO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吴恭兴;刘文白;张宝吉;郭佳民;操安喜;7-10
基于CDIO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赵爱华;11-12
“学校+联合基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周良海;吕玉航;13-14
探究式教学课堂观察评价和实施策略 姜锐;15-17
高等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王化冰;翟子楠;18-19
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许志刚;刘智敏;字富庭;20-21
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改革之路评析 刘隽颖;22-23
高职专科优势专业开展本科层次教育的创新性研究——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运输专业为例 万青;张辉;贾晓慧;24-25
机械类应用性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王荣林;殷劲松;瞿志俊;26-28
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 游达章;29-30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研究——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 张巧宁;31-32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作用与模式创新 李鑫;朱斌;33-34
关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思考 董乔雪;于书军;杨丽丽;石庆兰;35-36+40
整体项目模式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陈艳林;严明;熊焰;张高文;王新年;37-40
材料现代分析技术课程实验分析及设计 李军;刘延辉;何亮;李忠文;41-42
促进专业能力培养,实施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李志鹏;谢小林;洪珍;万里鹰;43-44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困难及对策 于华伟;张福明;45-46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初探 陈颖雪;胡华;刘志钢;黄璐;47-48+51
仿真项目引入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探讨 柯友刚;羊富贵;乔亮;49-51
师范类院校本科生神经生物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范娟;任维;郭玲;安书成;徐学红;52-53
PBL教学法在药学类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冯旭;覃洁萍;54-55
工学结合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以药品营销策划课程为例 张自英;56-57
浅谈高校村镇规划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方案 时慧娜;58-59
教学与科研融合,创新与基础并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童玲;刘震;田雨;邱根;60-6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汪富泉;62-6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 杨振;李目海;吴明君;王芳;吕加国;64-65
电子商务专业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雷兵;66-68
农林高校会计教学创新的思考——基于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实践 赵慧芬;69-70
激活课堂,告别沉闷——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林小苹;71-73
以口语听力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 王菲雅;74-76
非洲来华留学生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探讨——以长沙理工大学安哥拉学生为例 李彦青;77-78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对教学启示的研究 杨志霞;79-80
基于就业视角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梁晖;81-82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改的探索与思考 李阅民;韩玉芳;83-84
基于人本教育观的“学生讲授”型英美概况教学模式构建 徐志伟;85-86
高职室内设计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初探 王莹莹;张信超;87-88
教育天地
高校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研究 陈璐;张炜;宋新;89-91
提升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基于教师科研能力的视角 韦剑锋;韦冬萍;韦兰用;92-93
基于核心价值观的教师评价体系探索 吕渊;李飞标;94-95+99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融合建设研究 宁晓菊;96-99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软实力提升途径探索 杨建;100-101+104
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思考 周庆;何俊凤;杨冬梅;倪松石;桑爱民;102-104
如何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 杜启蓉;105-106
强化实践教学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谷业理;107-109
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消防院校学员创新思维 李福军;110-111
关于高校文科实践平台的研究——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 赵超;侯子孟;吕阳;钱瑞;张璐;112-113
化学实验竞赛与大学生创新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潘激扬;张小华;张谦;张子龙;倪健;张园园;114-115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三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周树语;116-117
高校英文网站建设模式探究 朱要霞;118-119
大学章程制定工作的思考 梁刚;陈欣;120-121+135
育人在线
从行为细节入手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 卢本琼;122-123
在学生工作中引入校园风险管理意识的理论思考 章小平;徐元;124-125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与调整方法 孙长峰;126-127
微博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张小琏;刘思林;128-129
论网络环境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范式与范畴 曾令辉;张兴;董晓绒;130-132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问题探讨 罗建远;孙群涛;133-135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动态与管理研究——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樊卫强;136-139
后现代教学设计与思政课课堂改革——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王锦刚;140-142
善用班会平台,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申海滨;143-144
新时期军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 李成;孙金海;145-146+149
浅谈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倾听”艺术 韦宛辰;俞雪春;黄莺;147-149
学科纵横
剖析色彩写生的观察方法 杨秀标;150-151
基于牛顿-科特斯积分的误差分析 樊园;黄伟伟;柳华;景杨;152-153
英汉语句子差异对比及翻译策略 刘永安;154-155
漫谈英汉礼貌用语的使用差异 林池容;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