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3年16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69次
教育天地
试论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 谢安国;1-2
高校辅导员柔性管理实施构想 魏玮;3-4
后岗位设置时期高校编制外聘用人员管理研究 霍丽慧;5-6
后发展民办高校品牌专业构建的探究 张永;7-8+15
影响独立学院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外因素分析 张丽萍;9-10
地方高校学习型研究生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檀朝桂;谢娆;李琼;11-12+17
职业技能大赛对促进学生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之我见 宛东;石季伟;陈元浪;13-15
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思考 胡金枝;16-17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黄彬;陈毅华;陈想平;邹晓平;18-19
论高校完全学分制的历史必然性 徐娴;20-21
浅析经管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郭敏;聂绍芳;22-23+26
对冶金工程本科生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石西昌;24-2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 刘顺清;周定林;27-28
独立学院与企业深度联合办学之路 李欣;秦雪峰;赵赫男;29-30
大学教育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王秀泽;孙佳;徐杨斌;31-32+35
生命科学领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陈继峰;杨艳坤;田保明;33-35
大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思考 黄兰芳;36-37
高职学生母语水平评价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彭飞;38-39
论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评价标准 姚显森;40-41
教改之窗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呼唤高校教育教学新理念 刘克汉;42-43
实行“四个坚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王振喜;44-45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伍洁琼;46-48
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参与交互活动心理状况实证研究 陈金平;49-50
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朱红梅;唐德文;李必文;51-52
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魏赛金;李昆太;吴晓玉;53-55
植物科学类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高金锋;王亚娟;高小丽;冯佰利;56-58
师范生物学教学中的营养与食品卫生教育 代广辉;59-60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范丙友;贾小平;胥华伟;郭丽丽;61-62
生物化学多元化课外作业方式及其应用效果 马林;63-65
食品添加剂课程改革初探 张涛;郭钰洁;沐万孟;缪铭;江波;66-68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双链双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李海林;蔡健;黄文祥;洪如松;69-70
提高一般院校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思索 黄志来;71-72+75
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管理模式探讨 陈昌禄;罗爱忠;方娟;73-75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工程应用创新人才 王金彦;李霞;李名尧;于治水;76-77
应用案例分析提高渔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王学锋;张静;颜云榕;陈文河;78-80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杨振仲;吴延风;81-83
直线内插法在工程热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帅亮乾;84-85
项目驱动下的汽车理论课程改革及实践 鲁力群;86-87+118
理论与实践交融的1∶1教学模式探讨——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 汪富泉;88-89
计算机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李攀;单维锋;90-91
金属材料专业综合性实验过程的质量管理 纪嘉明;吴晶;邵红红;王兰;92-93
材料化学科研实践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探索 邹云玲;李酽;94-95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汤岩;任永泰;傅丽芳;96-97
实践教学是推动外语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 贾晓薇;祁赫;赵雨田;98-99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SCP分析框架教学为例 苗建青;石安杰;舒学兵;100-101
论地域文化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陕西省安康学院为例 李景林;102-103
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数学改革 丰雪;李波;张阚;104-105+108
基于ASP.NET的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林小苹;何万松;106-108
数学分析课程入门教学的探讨 焦建民;109-110
关于泛函分析课程教学的建议 曹丽霞;111-112
育人在线
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六种主要途径 郑金锋;113-114
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左烨;易槐红;115-116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行性的探索与思考 彭天明;117-118
论和谐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韩正宝;119-1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何以进头脑 黄英;121-122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升学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意识 鲍青峰;123-124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完善高校宿舍管理 魏文斌;125-126
情境化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析和重构 叶琳琳;127-130
团体心理辅导在军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曹守莲;向娃;于欧;131-132
在校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翠翠;夏小刚;邓文博;梁森;陈长西;133-134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成因与调适 罗建远;刘守忠;135-136+139
大学新生心理回访之探究 李稚琳;137-139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智能决策系统的探究 陈晓玥;140-141
关于加强大学生管理的若干思考 何艳;142-143
浅谈阳光体育背景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 田峰;黄涛;144-145
浅析大学生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特征 任韧;吴桐;王本松;146-147
学科纵横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赵海燕;148-150
商务新闻英语用词特点探析 林池容;151-152
篆刻章法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杜式仕;杜营;153-154
深层次礼仪问题探讨 高文翔;谭红梅;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