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2013年5期
发表时间:2018年3月27日 浏览:377次
教育天地
省属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析——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郑晓芹;5-8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梅燕;崔丽;9-10
地方大学课程的类型、结构体系与决策内容研究 叶敏;孙泽文;11-13
做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 促进“本科教学工程”实施 付信志;14-15
创建研究型学院在产学研结合上的思考 徐元清;房晓敏;丁涛;16-17
师范院校教学与评价创新探析 汪和生;18-19
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陈莹莹;纪捷先;纪文君;20-21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许志刚;刘智敏;杨保民;22-23
八年制医学教育之思考 刘子冬;王莉;董海莹;吴有盛;王芳;冀勇;24-25
高职院校医学基础课师资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要瑞莉;徐泊文;杨殿福;26-27
“博”教学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李行;28-29
电子电气类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张涛;吴谨;熊庆国;杨永立;王斌;30-31
民办高校后高中时代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张伟;韩玉芳;32-33
工会组织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学校建设中发挥作用 曲家伟;张馨月;王显成;王征宇;34-35
浅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王咏梅;36-37
教改之窗
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原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李勇;尚会超;王洁;38-40+44
影响因素视角的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型构建 张会荣;41-44
基于新三论方法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 陈宫;谢晓兰;45-47
应用型ESP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研究 吴夏芸;48-49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杨伶;50-51
企业培训模式在大学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汪磊;何越磊;石嵘;52-53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实践研究 谈晓勇;肖伟;54-55
基于激发学习兴趣的绪论课实践——以航空材料为例 刘延辉;林文松;李曼萍;王慧萍;李芳;56-57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若干方法 贺素香;58-59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协同创新有效模式研究 赵红霞;60-61+64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林彬;毛德华;刘清;62-64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赵晓晖;65-66
案例法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初探 章丽萍;何绪文;张春晖;于妍;67-68
教研结合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王振松;赵红军;王玉娟;69-70
利用Vmware进行独立学院虚拟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梁俊斌;蒋婵;71-72
基于“PBL模式”下的高职信息检索课 王云萍;梁向波;73-74
浅谈典型案例的选取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王文文;张明;75-76
非煤矿主体专业的“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迪;孙凤余;郭变青;77-78
平面广告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 刘春英;79-80
基于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毕业设计教改研究 牟新利;张丽莹;梁克中;付川;祁俊生;81-82
突出地域特色的果蔬采后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朱璇;王英;廖亮;83-84
论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郑平;85-8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探索 李春霞;87-88
学科纵横
后现代主义对高等教育知识生产的影响 王静修;89-92
和谐育人理念下科学史教育的解读 吴霏;93-95
守候与坚持 别样的生命演绎——以霍达小说中女性形象为例 张亚莎;96-97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汤亭亭与莫里森 邹丽丹;98-99
浅论现实情境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 赵长慧;100-101
浅论英语学习中的13种词汇修辞 洪萍;102-103
谈高职英语行业渗透四大关系问题 李红;左步雷;104-105
刍议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有效性教学方法 孔艳君;106-107
计算机课程全息教学法 袁小坊;邝继顺;108-110+105
关于多学科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制度的运行模式研究 赵世英;齐元胜;111-112
以液体喷流方式利用LIBS定量分析水溶液中的Al元素 汪宏兰;徐丽;王莉;周彧;王蔡岳;姚关心;崔执凤;113-114+84
育人在线
人本理念视阙下独立学院党建工作载体创新与实践 魏训鹏;陈晓明;115-117
浅谈艺术类高校系部秘书必备的综合素能——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秘书为例 程慈;118-119
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流程和质量研究 王晓波;120-121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以广西大学生为例 陈劲;122-12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问题探析 胡峥;124-125
浅析高校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构建 潘亮;126-127+103
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农业院校创业学生为例 王丽萍;廖佳玲;罗嘉慧;王郁美;陈莹颖;128-130
高校辅导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法探讨 韦倩妮;131-132
高职生良好就业心理的培养机制研究 杨彦;133-134
以学生助理辅导员为载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 张丽霞;135-136
搭建科技活动平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王正民;路文江;兰晔峰;安国升;王晟;137-138
美术博物馆与高校艺术素养教育 严海晏;139-140
大学生网购调查分析 刘士全;张琛;崔圣琰;141-142
如何预防和减少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调查与研究——以南宁市城镇中小学学校为例 陆世斌;143-144+130